春季養肺亦當時
瀏覽量:66 From:
重慶市中醫藥行業協會 Time:2022-04-25 15:21:27
春季養肺亦當時
時間:2022-04-18 來源:中國中醫藥報 作者:□ 晉勝康 劉穎婕 王冰艷 周姝含 湖北中醫藥大學疫病研究所
《素問·四氣調神大論》云:“夫四時陰陽者,萬物之根本也。所以圣人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,以從其根,故與萬物沉浮于生長之門。逆其根,則伐其本,壞其真矣。”其中提到的春夏養陽,即養生養長,順應生長的特點,助養陽氣。根據《黃帝內經》四時五臟陰陽的整體觀念,傳統上春季養生多重視養肝,但是需要注意的是,“溫邪上受,首先犯肺”,時值春季,早晚溫差大,人體易受外邪侵入,引發疾病,而肺主皮毛,皮毛為一身之表,起到抵御外邪的作用。所以,在重視春養肝氣的同時,養肺同樣不可忽視,下面就具體談談春季應該如何養肺。
外避邪氣心態平和
冬春之交氣溫變化大,肺為嬌臟,百姓有“春捂秋凍”之說,即強調肺應盡量避免受外來風寒、風熱之邪侵襲。春天陽氣生發,氣候逐漸溫暖,萬物復蘇,細菌、病毒等邪氣也隨之滋生傳播。肺在五臟中居最高位,為五臟之華蓋,主一身之氣,固護體表,且肺氣通于鼻,外合皮毛,與外界直接接觸,邪氣侵襲,肺首當其沖,所以春季是肺系疾病的高發季節。因此,應做到“虛邪賊風,避之有時”,避免去污濁潮濕的地方,室內也應經常打掃通風,保證新鮮空氣流通。初春乍暖還寒,天氣變化無常,當適時“春捂”,不宜驟減衣物,以免寒邪外侵。踏青游玩時過敏體質者也需注意避開花粉等過敏原,可選擇佩戴口罩,以防誘發鼻炎、哮喘等過敏性疾病。
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論,肺金克制肝木,但如肝氣郁結不舒,或是升發太過,肝氣過于亢盛,不但不受肺的制約,甚至會反過來影響肺的生理功能,導致氣機升降失常,肺氣上逆而咳喘。肝氣為春天的主氣,肝主疏泄,調暢氣機,與肺的宣發肅降形成了人體左升右降的氣機樞紐。所以春季應當保持從容平和、樂觀開朗的心態,不與人爭吵動怒,如遇煩心事應及時用合理的方式宣泄,防止肝氣郁結,以順應肝喜調達而惡抑郁之性,又避免升發太過之弊。
春季人體生機旺盛,應當加強鍛煉,于公園、操場等空氣清新的場所進行活動,打拳、跑步、跳舞等都是不錯的選擇。運動能使身體舒展,順應春季陽氣生發,氣機暢達。同時應注意鍛煉有度,不宜過度勞累或大汗淋漓,避免耗傷正氣,易招邪氣侵襲。
疏通經絡調暢肺氣
在春夏交接之際,氣候濕潤多雨,毒蟲多發,所以民間有掛艾草的習俗。艾草氣味濃郁,外用有祛濕、殺蟲、止癢的功效,適時佩戴艾草制成的香囊,不僅可以辟穢驅蟲,同樣可以起到預防疾病的效果。
此外,艾草搗絨制成艾條可溫煦氣血、通達經絡,但因艾葉性溫,陰虛者、陽亢者不宜艾灸,可適當進行穴位按摩來預防疾病、調和氣機。此二者都是通過刺激身體某些穴位,以起到溫通經脈、行氣活血、調整臟腑和調和陰陽的作用,從而達到強身保健、延年益壽的效果。
《扁鵲心書》中提到:“人于無病時,常灸關元、氣海、命門、中脘……雖未得長生,亦可保百余年壽矣。”這里提到的氣海,其意為“元氣之海”,是全身強壯之要穴,日常艾灸與按摩可以起到培補元氣的作用,能夠治療咳嗽、呃逆等元氣虛弱所致的疾病。膻中穴位于胸部兩乳頭連線中點,橫平第四肋間,其作為氣會穴,多用于治療咳嗽、胸悶、呃逆等氣機逆亂所致的疾病,艾灸與按摩兩種方法均可使用。還可按摩肺俞穴,此穴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,旁開1.5寸處,多用于肺的保健調養。
合理藥膳補益肺氣
清代醫家張錫純在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中指出:“食物病人服之,不但療病,并可充饑;不但充饑,更可適口,用之對癥,病自漸愈,即不對癥,亦無他患。”可見食療不僅滋補身體,味美適口,選用得當亦有不俗療效,并且相較藥物性味更加平和,不易產生副作用,但需辨證選膳,方能取得滿意療效。
如平素多有氣短神疲、咳喘無力、納呆體倦等肺脾氣虛癥狀,宜補肺益氣、培土生金,可用加味薯蕷飲。做法十分簡單,取山藥120g、人參6g,加清水1000ml武火煮沸后轉小火煎煮30分鐘即可食用。方中山藥益肺生津、補脾健胃,人參大補元氣、益肺補脾。如兼見咳喘日久、氣息短促、稍動即甚、腰膝酸軟等肺腎兩虛癥狀,可于上方中加核桃5枚(取肉),增加益腎填精、納氣平喘的作用。
如平素多有咳嗽痰多、痰白質黏、胸悶脘痞等痰濕癥狀,宜健脾除濕、理氣化痰,可用杏仁橘皮粥。取杏仁15g、陳皮10g、茯苓10g,粳米50g,前3味以清水1000ml煎湯去滓,再加入粳米煮粥食用。方中杏仁有止咳平喘、降氣化痰之功,陳皮、茯苓可健脾祛濕、理氣化痰,粳米能補益脾肺。
同時,由于春季陰寒將盡,陽氣漸生,故可適時食用溫補陽氣之品,如蔥白、蒜苗來助陽氣生發。南方雨水較多地區當注意健脾祛濕,可食用薏苡仁、赤小豆來祛濕健脾。
除了食物調攝,還可通過中藥茶飲預防疾病。春季陽氣生發,體內肝氣偏旺,若素體肺氣虛弱,則會出現肝木反侮肺金導致易患肺系疾病的情況。如感受風熱之邪,邪氣入體化熱,可以用金銀花、板藍根、薄荷、菊花、甘草等清熱利咽之品泡水代茶飲。外感風寒之邪者,可用紫蘇葉、生姜等辛溫之品煎煮服用。
肺屬嬌臟,喜潤惡燥,日常生活中應少吃煎炸辛辣的食品,此類食物在耗傷肺陰的同時,往往還會導致大便秘結,而健康的排便對肺部保健也起著重要的作用?!鹅`樞·經脈》云“肺合大腸,腸者,傳導之府”,意思是說肺與大腸通過經絡的聯系互為表里,大腸傳導糟粕的正常功能有賴于肺氣的宣降,如大腸腑氣不通,濁氣上乘,則會使肺氣失于宣發肅降,加重咳、痰、喘等肺系疾病癥狀。建議多食用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,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,促進腸腑及時排出糟粕,保持腑氣暢通,從而有利于維持肺氣的正常功能。
一年之計在于春,春日養肺除了要注重合理運動、飲食,更要合理使用中醫藥方法增強身體免疫力,維持陰陽平衡,避免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生,保持身體健康。
(責任編輯:高繼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