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齒莧,又名五行草、長壽菜、馬踏菜、瓜子菜、耐旱菜等?!侗静菥V目》記載,馬齒莧因“其葉比并如馬齒,其性滑利似莧,故名”。據說,人們因觀察到馬齒莧的葉呈青色、莖枝呈紅色、花呈黃色、根為白色、籽為黑色,故又稱它為“五行草”或“五行菜”。馬齒莧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,夏秋采收,入食、入藥,鮮、陳均可。
中醫認為,馬齒莧味酸、性寒,有清熱解毒、消腫利濕之功,尤擅解血分及大腸熱毒,適用于濕熱或熱毒所致的痢疾、癰腫和淋證等?!侗静菥V目》中載其能“散血消腫,利腸滑胎,解毒通淋,治產后虛汗”。唐《食療本草》載馬齒莧有“延年益壽,明目”之效。
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,馬齒莧對痢疾桿菌有抑制作用,對傷寒桿菌、大腸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,這與中醫用馬齒莧治痢不謀而合。另外,馬齒莧還有降壓、降脂、保護心血管的作用,是適合中老年人食用的養生佳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