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天曬太陽 重點曬曬這四處
瀏覽量:72 From:
重慶市中醫藥行業協會 Time:2022-04-29 10:54:46
春天曬太陽 重點曬曬這四處
春季陽光明媚,不妨抓住這個好時機,讓身體沐浴在陽光下,既有助于陽氣生發,還能促進鈣吸收。曬太陽時建議重點曬曬這4個部位。
曬頭頂 補陽氣 中醫認為,“頭為諸陽之首”,是陽氣匯聚的地方。百會穴位于頭頂正中(過兩耳直上連線中點),為各經脈氣會聚之處,能通達陰陽脈絡,連貫周身經穴,對于調節機體的陰陽平衡起著重要的作用。所以曬太陽時,一定要讓陽光曬過頭頂,以通暢百脈、調補陽氣。
曬后背 調氣血 人體腹為陰,背為陽,且督脈、足太陽膀胱經均分布在后背,所以曬曬后背有助于補充陽氣。陽氣就好比人體的衛士,陽氣充足就可以抵御外邪入侵。此外,中醫講“背為陽,心肺主之”,經常曬曬后背還有強壯心肺的功能。
曬腿腳 祛寒氣 俗話說“寒從足下起”,陽虛體質的人一年到頭腿腳都是冷冰冰的,這種情況最應該曬曬腿腳。陽光可以帶走腿腳的寒氣,還能加速鈣質吸收,幫助預防骨質疏松。
曬手心 促睡眠 人們曬太陽時很少顧及手心,而手心恰恰有一個重要的穴位——勞宮穴(自然握拳,中指尖下所指)。勞宮穴為心包經腧穴,五行屬火,有清心火、安心神的作用。在和煦的陽光下,不妨把雙手攤開曬曬勞宮穴,可以起到舒緩疲勞、促進睡眠、強心益氣的作用。 需要注意的是,春季各種時鮮野菜都上了桌,但是不少野菜屬于光敏性食物,如野芹菜、薺菜、香椿等。過敏體質人群如食用光敏性食物后,皮膚又在太陽下長時間暴露,極易誘發日光性皮炎,在眼瞼、面部、頸部及手臂等部位出現紅腫、瘙癢等癥狀,甚至出現水皰。食用這些果蔬后的2~3個小時內,皮膚中光敏性物質濃度最高,所以易過敏者吃完野菜不要立即曬太陽。午飯后立刻出去曬太陽也不值得提倡。因為曬太陽時,皮膚毛細血管擴張,人體有效循環血量減少,加上飯后血液都集中在消化系統,肌組織和腦組織供血不足,就容易出現疲勞癥狀。 (李朝)